【台北/大安/國父紀念館】清真中國牛肉麵館

無照片,零散的純文字食記

[店家資訊]
店名:清真中國牛肉麵館
地址:台北市大安區延吉街137巷7弄1號
​價位:185-點多少付多少囉,無服務費

​晚上六點左右到店門口,已是大排長龍,好在我只有兩人同行,大約10分鐘內就入座了。和人併桌,對面是坐兩個熟門熟路的外省杯杯

多年前,我對台北的第一印象是台北捷運、月台上穿著蛋糕裙和小外套的年輕女子、要換火車才能到的淡水、各式口音的中文、跟CWT(?)

現在常常去台北,可能因為活動區域的改變和時代的推移,好像越來越少聽見外省腔了,而該清真牛肉麵館裡,有好多外省人,我覺得這是一個美味的標誌:外省人總是很懂享受,而本省人則是打拼賺錢省吃儉用(很具年代感的刻板印象......)

台南以美食聞名,如何分辨傳統小吃店到底是虛名還是真材實料?看坐在裡面吃的人是不是歐吉桑歐巴桑,若是,通常都還不賴


我隱隱覺得,台北有外省人聚集的餐館,應該也具有一定水準吧,畢竟也是一群歐巴桑歐吉桑,況且,人家吃的還是鄉愁呢


食記start(前言太多


​我點了招牌清燉牛肉麵,看說明是有"牛肋腩、板腱、頸脖頭肉"三個部位的肉,各一大塊

牛肋腩很韌,越嚼越香但不會膩口,我想是因為大部分油脂都融進湯裡了


我不會分板腱跟頸肉,其中一個偏柴,我沒有很喜歡

另一個卻完全相反地柔軟,肉上面布有細細的筋,連那些筋都煮到可以隨意撥斷了

湯頭似乎是以牛肉本身逼出來的油脂和肉汁熬的,網路上有人評價說太油,但對我而言算得上清爽,沒有多餘的調味,明明白白的清燉


皮卡點紅燒牛肉麵,紅燒自然比清燉重口,碗邊有一層看似辣椒的油,好像堆在旁邊等客人自己攪開一樣,本以為會辣嘴巴,沒想到是麻椒香。跟以前在四川吃到的麻自是不能比,但台灣料理多數時候只有辣、沒有令人垂涎的麻,故算得上很有意思的湯頭

這家的麵食走QQ路線。麵不曉得是不是店家自己拉的,餐廳門口只看到師傅在桿餅,沒看到做麵


麵條的口感QQ,但跟清燉湯頭我覺得不是很搭,跟紅燒湯頭搭倒是不錯

除了牛肉麵之外,另一招牌是東北斤餅,對面的阿伯叫了一盤醬炒牛肉絲,隔壁的客人叫了長得像螞蟻上樹的粉絲,捲著吃,看上去很享受,而小資如我就只有餅皮了

前兩週左右吃了同在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印度料理,印度甩餅有些脆也有些彈性,而這家的東北斤餅則是彈牙取勝

我是怕鹹的人,竟也覺得他鋪的鹽恰到好處,捲著大蔥沾些北平醬,外Q內脆鹹鹹甜甜,我對餅的印象比牛肉麵還深刻


......另一個印象深刻理由是,我最近看的瞎片裡,正好東北來的男主角跟北平來的大小姐結婚了


不要問寶寶男主跟大小姐是誰,寶寶心裡苦,寶寶不說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